【藍項鼠鳥】 Blue-naped Mousebird
【辭書名稱】鳥類
學名:Coliusmacrourus形態:體長約35公分,雌雄外型相似。
頭頂有羽冠,喙粗短,上喙基部紅色,末端及下喙黑色,喙至眼周圍皮膚裸露呈紅色。
身體背面鼠灰色,後頸部有一小塊藍色,體下白色。
爪長,羽毛柔軟,尾羽很長,兩側尾羽較短。
分布:分布於非洲,從賽內加爾到索馬尼亞,南至坦尚尼亞。
生態習性:棲息於乾燥地區,有帶刺灌叢的環境。
行動敏捷,善於在樹枝間攀爬,也可以在地面快速奔走。
最外側的腳趾可以向前或是向後,在植物上活動時,四趾通常都向前,以便利爪子勾著枝條;
在地面行動時,則一趾向後,便於奔走、跳躍。
成群活動,棲息的時候相互靠得很近,而且會互相理毛。
常常在植物之間作短距離拍翅平飛和滑翔,主食綠色葉子,也吃果實、種子和花蜜。
藍項鼠鳥須攝取大量的食物以獲得足夠的能量,但是消化速度緩慢;
站在枝條時常常兩腳分得很開,可能是吃得很飽,可以讓腫脹的嗉囊和飽滿的胃部比較不會受到壓迫。
常在飛行和停棲時發出2個音節的柔軟的哨音。
築巢於灌叢或是樹上,巢彼此間距離很近,淺杯狀的巢由植物的枝葉所搭成,通常有綠色樹葉襯裡。
引用:http://edic.nict.gov.tw/cgi-bin/bthdic/gsweb.cgi?o=ddictionary |